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自己为何打败自己

发表时间:2017-03-28用户:文字君阅读:1441
  以前常在书上看到一些哲人说过一句令人警醒的话:不是你的敌人打败自己,而是自己打败自己。
  为什么自己会打败自己?我在思索,在琢磨,在寻求答案。在涉世未深的时候,只是觉得这句话意味深长,鲜有切身的体会,想不出深在何处。及至人生经验的渐渐积累、遭遇了生活的风雨、经受了一些磨练甚至痛苦,特别是经过一番竞争环境的考验,才感到这句话的意义之深之切。
  那打败自己究竟是哪些因素呢?无数事例证明:人格的缺陷、陈旧的观念和不良的个性是打败自己的主因。
  我们来说一个例子。赵武灵王大家都熟悉。他是战国时期北方大国赵国的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即位后推行“胡服骑射”,让赵国按北方游牧民族的方式训练军队,重振军威,要让赵国变成北方强国。于是他开始开疆拓土,发展生产,稳定内政,使赵国国力蒸蒸日上。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赵国对外声威大振,内部欣欣向荣,成了中原地区的超级大国。在此之时他按规炬立了夫人“韩女”生的儿子“章”为太子。可是不久他有一次出巡又娶了个貌美的女子叫“吴娃”,生下了一个儿子“何”。他对新妃“吴娃”和儿子“何”喜爱无比,呵护有加。待韩女死后,他就把吴娃立为夫人。随着小儿子“何”的渐渐长大,他就废了长子章立何为太子。后来,为了达到平衡,赵武灵王把赵国一分为二,让两个儿子各管理一个地区。于是兄弟俩开始为王权争斗。经过一番厮杀,长子章被杀,小儿子何取胜。就是这个小儿子,在杀了哥哥之后竟然一不做二不休,将父亲赵武灵王活活困死饿死在出巡途中。可怜威武一世的赵武灵王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从赵武灵王的锐意改革、振兴国家到最后发生的家庭悲剧来看,他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主见,而是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子嗣继承问题,不是从国家的安危和社稷的生存来考虑,而是从自己的好恶来决定国家大事,导致后来身死他乡的结局。这是他的人格缺限害了他。
  再说一个大家更熟悉的人物:项羽。当刘邦率军攻入关中后,听从萧何、樊哙等谋臣的建议,在关中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着手治理战后满目疮痍的关中大地。但项羽打到关中后,考虑的是分封土地,抢夺胜利果实。他火烧阿房宫,坑杀秦国降卒,放任士兵四处虏掠,百姓怨声载道。更不可理喻的是,他在稳定了关中局势后有人建议他在秦地建都称王,他竟然策马匆匆赶回江东彭城,并说了一句在中国历史上是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项羽没有远大志向,更没有宏伟蓝图。他举大旗、干革命的目的只是光宗耀祖,说明他的见识不宽,看得不远,更没有雄才大略。难怪后来他败走垓下,自刎乌江。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志向,头上只有碗大个天,一叶障目,观念陈旧,就不可能干成大事,成就一番伟业,弄不好还会走到身死国灭的绝境。
  再说一个人物诸葛亮。这是一个智者的化身,中国的老百姓无人不知。但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智者,倾尽全蜀之力数次北伐,结果没有成功,最后病逝五丈原,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的结局。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后人多有评论。但根本的一点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做勉为其难的事。认为自己占有刘姓王朝的正统之利,只要提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口号,打着汉家天子的大旗振臂一呼,天下便云集响应。殊不知,此时的中国大地历经长期战火,人民遭受苦难,渴望休养生息,结束战争,获得安宁。此时再提出兴复汉室,已无号召力了,天下百姓再不买帐。同时,屡次北伐,消耗无数,人民负担必然加重,再打下去,已到民不堪命的地步。再者,此时的诸葛丞相的威望已如日中天,魏延等有眼光的大将的不一样的战略构想,他是一句也听不进去,加之天子庸碌、奸臣弄政,蜀国怎么不败呢。这时的诸葛亮性格已是相当的固执,他不可能放权,也不可能采取新的理政措施,亦可谓自己打败了自己。
  当然还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来证明人自身主观上的缺限是如何葬送了自己的。看看当今网上每天报道的即兴杀人事件,便可见一斑。
  人格缺陷表现在认识能力的欠缺和对事物的平衡性的把握不到位。认识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判断力,判断力就是选择的正确性。我们无时不在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是与一个人的价值观、预见力和果断性密切相关。这方面有任何疏漏就可能影响选择的成败。
  观念,即人的思想的经纬,就像一张网紧固着我们的头脑。观念的新与旧、活与僵、丰与瘠关系到对事物的正确把握力,也涉及整体规划和统筹力,还关系到是否有足够的创新力。这几个“力”达不到必然输给对手。
  个性最大的缺陷莫过于固执。固执的人先入为主,因执已见,不会轻易改变。这种人自我意识很强,一旦形成自己的看法,就会坚持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其与人的坚定性不可同日而语。但客观情况是变化的,如果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做出的决定就会发生偏差,导致错误。这也必败无疑。
  那么就我们而言,这些主观上的问题能否改变和纠正呢?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在内心建立起预警机制,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从天籁中吸取灵感,丰富人的自然本性。同时从社会的运动和变化中找到一些启发,保持进取的态度,不断地修正和补充人的精神营养。
  ---- 爱生活、爱阅读、文字站!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1 条评论
温婉晴天2020-04-27 09:54回复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