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蒸米饭的记忆

发表时间:2017-06-06用户:文字君阅读:1534
  又到杏儿红,麦穗黄,熟季花盛开的仲夏季节了,有一种传统味道已经在勾我的馋虫好久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渴望过节首先是因为过节有好吃的,无论是过年的合碗碗、清明节的蛇盘兔、端午节的蒸米饭、还是中秋节的月饼。其次才是过节的缘由来历吧,而且启蒙教育大多来自大人的口口相传,后来才逐渐的从书本杂志上有了些许较为系统的了解。
  记得每年端午节前夕,大约五月初一、二开始,母亲便着手开始端午节蒸米饭的准备工作,食材很简单,自家自留地种的黄软米,上一年秋天自家枣树上收的红枣。黄软米要提前几天浸泡,泡到微微有点发酵,听母亲说泡几天将来的蒸米饭就可以保鲜几天,当然也不是泡的时间越长越好了,不然就发馊了,一般三天为宜。红枣也要一个一个的筛选,捡出生蛆的坏枣,然后洗净浸泡。通常在初四下午开始蒸米饭,我家因为人口多(最多时十二口),所以做蒸米饭的量也比别人家要大的多,三层的大铁笼屉要蒸两次或三次的,一层枣一层泡好的黄米,有时奶奶坐镇指导,有时邻居过来帮忙,因为出笼后蒸米饭的软硬适度是有技术要求的,常常听几个妇女一边帮忙一边品评谁家的做的太硬了谁家的又太软了,所以从小就感觉这其中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哟。
  上笼后,大火伺候,待蒸气从笼屉顶层开始袅袅升腾起来的时候,蒸米饭的特殊香味也会渐渐地弥漫开来,由淡到浓,由屋内到屋外,许是家家都在做蒸米饭的缘故吧,到后来小村上空到处都是蒸米饭的香味,久久的弥漫着……
  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呢?微微有点酸酸的、甜甜的,米香与枣香叠加融合又填充了些许酵母的味道,好像就是这样吧,即便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感受的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母亲的味道吧。记得结婚后从家里带出来几只碗,偶然一次发现其中一只碗无论怎样洗都有一种蒸米饭的味道,妻子笑我有蒸米饭后遗症,可惜在多次搬家中还是不小心打碎了。
  吃蒸米饭时再放上一勺白糖,吃着会更滋
  甜些,在那些年代,也就是因为端午期间吃蒸米饭要蘸白糖,所以对于我们那时的小孩来说,端午节也算是白糖可以尽情吃的特许日了吧。可我更喜欢不蘸白糖,慢慢品味那份独特的味道,一种至今呼之欲出而又不好言其状的味道。
  端午节当天打早,母亲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煮鸡蛋,按照全家人人均两个的量煮满满一瓦盆,这样早饭时孩子们就能吃到属于自己的两个煮鸡蛋,算是我们家端午特有的福利了,至于属于母亲自己的那两个通常会舍不得吃,留给最小的弟弟妹妹做零食了吧,又或许母亲在煮鸡蛋时压根就没有煮属于自己的那两个,毕竟那时家里的油盐酱醋等日常开销都是从鸡屁眼里抠出来的,至于奶奶的那两个通常会偷偷的留给她老人家最疼的孙子,继大哥、二哥后我算是有幸享受这种待遇最多的一个孙子了,三哥、五弟偶尔会有,二妹、六弟有母亲罩着。
  第二件事便是盛一碗冒尖的蒸米饭打发我们到学校送给老师们,常常因为害怕见老师的缘故,兄弟们会互相推搡,谁也不情愿去,而我在母亲心目中一向乖巧顺从,往往会无可奈何的去做。到了学校才发现不只母亲一人在做这件事,村里有小孩上学的差不多家家都会送老师一碗蒸米饭。而老师也会心安理得的欣然“受贿”,微笑着说声谢谢,偶尔也会客套的推脱几句。学生们私底下可羡慕了,都说老师吃的是百家蒸米饭,真是馋死个人来。
  对了,也许你要问你家包粽子吗?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如实回答,不包,不单我们家不包,印象中我们村好像没几家包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那块没有种粽叶的,城里集市上有卖的吧,那年月有几家会因此而赶集市一趟的,舍不得花那份钱。后来条件好了,哥哥姐姐也会在端午前买些粽叶回来,母亲就在蒸米饭时在笼屉底垫上一层,这样蒸出的米饭会有些许粽叶的清香,但始终没见母亲包过粽子,因为母亲根本就不会包。再后来南方的糯米都不稀罕了,母亲就在笼屉底垫上粽叶,糯米上再盖上一层粽叶为我们蒸凉糕。
  尽管,此生是没机会吃上母亲包的粽子了(母亲去世已整整二十年了),但母亲做的蒸米饭香味已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中。如今,蒸米饭已经成为了灵石的一种特色小吃,几乎一年四季大街小巷都有叫卖的,小女儿尽然很喜欢吃,所以经常买,但总也吃不出记忆中母亲做的蒸米饭的味道,那种微微有点酸有点甜的蒸米饭的味道。
  ---- 文章来源于网络,更多美文尽在文字站!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本文用户信息
用户昵称:文字君
文章总计:9640
个性签名:文字站官方账号,收录经典美文!
本栏近期热门
本栏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