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百山祖嵇亦工六月,我背起行囊,走出家门,去登临一座鲜为人知却神往已久的山。我这一生走过不少名山大川,相比之下,北方的山,厚重、敦实;南方的山,险峻、灵秀。北方的山里写有故事,南方的山中藏着天然。北方往往只见高原不见高峰,所能看见的几处高耸的峰峦,就是那么几堆光秃秃的黄土坨坨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697
一口南漳水吴殿彬这个奥秘,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喝上一口南漳水,就能悠悠多活20岁。”我不是瞎说骗人,这是我的亲身体验。从南漳回来的这些日子里,不知不觉中,我的生活发生了新变化。感觉阳光比原来明媚了,月亮比原来娇嫩了,往年呼呼叫喊的老北风也温柔了;甚至窗台上的花儿也艳了,饭也香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396
黄浦江之源江南潜夫黄浦江之源——安吉县龙王山脉,一曲倾天而下的《未来畅想曲》,何等的壮观,何等的雄浑!好一个热血奔腾的青年,好一个斗志昂扬的骁将。一路欢跳,一路高唱,充满青春,充满理想,奔向长河,奔向大江。你摇一摇水中的疏枝横影,唱着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告别了风雨相伴的吴昌硕,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258
余干,我的梦里水乡黄胜富去年初夏时节,我赴任来到梦里水乡———余干县工作。初始不觉,待浸染了一年有余的今年初夏的日子,我感慨颇深。今年6月,因防汛工作,我多次行走在康山大堤,望着烟波浩渺、一望无垠的鄱阳湖,我越来越感受到鄱湖余干山水的一种奇妙和人文的博大精深。我的老家铅山县武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342
无量山之游刘玲无量山,位于黄龙县城西南两公里处,是座拔地而起的独立山峰。山峦神秀,高耸人云,老松古柏苍苍,白云绿野悠悠四周山脉竞相朝涌,小溪山泉玉花飞溅,晓岚流雾如霓似幻。这种自然景观,使本已高亢的仙山,更显独尊与寡颜。清澈犹绿的无量河,倒映着嶙石翠柏,缓缓地绕山而转。给人一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315
泰兴赋陆进富美哉泰兴,华夏之古邑,神州之名域。西江击浪济川而升,东海聚沙延陵随兴。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设县,历时千有余年。元代升为“上等县”,堪称江淮翘楚;今日评为“百强市”,名列苏中前茅。银杏之乡闻名遐迩,工贸新城冉冉崛起。襟江临海,安泰吉祥,繁荣兴旺,是休闲的好去处、创业的大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258
醇酒浇化醉乡人韦覃江夏末秋初,朗日当空却闲来无事,何不出去走走呢?潜意识里选择横县作为目的地,因为我听朋友说在横县海棠公园里躺着一座古老残留的石板桥——海棠桥。临近横县县城时却飞云叱咤,暴雨突奔而至,电闪雷鸣,三米之外顿时雨雾迷蒙,东西南北已是模糊。“海棠暮雨”是海棠桥独特的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406
日本的尤导吴诗玉今年4月22日,我陪妻子乘飞机去了日本。我们旅程的首站是大阪城。引领我们的地陪导游粉墨登场了,中等偏矮的身段,黝黑的肤色在他扁圆扁圆的脸上,看起来有些晦暗,一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外架着一副眼镜,尤其左上唇的一颗痣十分地抢眼,蓄着板寸发式的头颅上戴着一顶灰色的鸭舌帽。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248
在喜鹊鸣叫的地方刘绍敏在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我扔下一大堆家务事,提着简单的行囊到了喜鹊呜叫的地方——茶岔溪。鸟语花香茶岔溪“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恩施最南端来凤百福司镇的新安村,成片的油菜花,房前屋后粉的桃花、杏花,白的李花、梨花,还有樱花、紫堇花一簇簇,一片片,一团团,有的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327
走过青石巷匡梓悦已经没人能记起什么时候就有了这条巷子,相传是明朝的一位县令大人下令用青砖铺设它。斑驳的痕迹诉说着时光的久远。巷口的石碑上,字迹已快与石块混为一色。千蹄万印给巷路平添的是凹凸有致,光和影的合作,让你分不清哪是低洼,哪是平坦。青石的颜色也颇有意蕴,当着风口的砖块,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354
江湖奇峰石钟山朱虹很多人去石钟山,是因了苏东坡的缘故。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写了他夜察石钟山的经历,文章行云流水,变幻莫测,潇洒自得,绘声绘形与卓识妙理兼具,吸引着人们寻迹而至。石钟山属九江市湖口县。从九江市区出城往东,全程高速公路,跨过雄伟的鄱阳湖大桥,很快就能来到石钟山的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220
运河之都裔兆宏提起淮安,人们自然会想起韩信,想起梁红玉,想起吴承恩,想起关天培,想起周恩来一连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名人、佳人、伟人,耳熟能详,难以忘怀。然而,水是文明的载体,淮安始终与水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的淮安,因淮河而得名,因淮水而得利。隋炀帝是位雄心勃勃而极具智慧的帝王,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081
芒砀山,大风起兮王建生拜谒应天书院,作别“应天大讲堂”,一位年过六旬的文史专家认真地说:“你们看文化,到了商丘,不去芒砀山,是件遗憾的事情。”芒砀山,一座浸泡在汉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小山,《史记》《水经注》均有记载。像古埃及的金字塔群、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巴比伦的“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343
万名山游记湖南益阳市一中/唐裕宬旧历九月九日,我曾与友人结伴游过杨林坳的万名山水库。汽车越往里开,人就越贴近自然。拾级而上,站在高高的拦坝上,眼前是碧绿的、清凌的水面,群山环抱,透着神秘的昭示。船家是一个老汉,典型的山里人模样,瘦而精干,脸上的皱纹,刀刻一般。只稍作交涉,他便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547
诗缘抚仙湖贾来发还在很早的时候,我就读过明代状元杨升庵咏赞抚仙湖的一组七绝诗。诗很美,给我留下的印象也非常深。四百多年前的一代才子杨升庵,如果不因“议大礼”而受廷杖被流放云南,那么,诗人就会错过美丽的抚仙湖。杨升庵的心间起伏着的不只是宦海沉浮的惊涛骇浪,更忐忑着前途未卜的内心 ...
发表时间:2018-07-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