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名可名,非常名

发表时间:2016-03-29用户:文字君阅读:1625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开篇之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用“名可名,非常名”来形容法国的哲学家、文学家萨特,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在本篇中,我们不去说萨特在哲学上的学术地位,只从其拒领诺贝尔文学奖一事,来看他的人生魅力。
    下来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萨特的个人情况。萨特,全名萨特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964年萨特因为《词语》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并最终获奖。但萨特拒绝领奖,理由是他一向否弃官方的荣誉。用他的话说“我的深层实在是超出荣誉的。这些荣誉是一些人给另一些人的,而给这荣誉的人,无论是给荣誉勋位还是诺贝尔奖金,都并没有资格来授予。我无法想象谁有权给康德、笛卡尔或歌德一项奖,这奖意味着现在你属于某一等级。我们把文学变成了一种有等级的实在,在其中你处于这种或那种地位。我拒绝这样做,所以我拒绝一切荣誉。”
    “我认为自己超出任何可能提供给我的荣誉,因为它们是抽象的,从没有对准我。我完全反对诺贝尔奖,因为它把作家分成等级。如果15世纪或者16世纪就有诺贝尔奖,我们就会看到,克莱芒?马罗得了奖,而康德没有得到它──他本应该得到的,但因为混乱或因为评审团的某些成员做了这事那事,这奖没有给他──当然,维克多?雨果可能得到它,等等。这时,文学好像完全被规定、安排在一种等级制度中。”
    “我发表了《词语》,他们认为它值得一看,一年后就给了我诺贝尔奖。对他们来说,这就给了我的作品一种新的价值。但人们本该在一年前就得出这种结论。在我还没有发表这本书时,我的价值就要小些吗?这真是一种荒谬的看法。按一种等级制度的次序来安排文学的整个观念是一种反对文学的思想。另一方面,它又完全适合于想把一切都变成自己体系一部分的资产阶级社会。等级制度毁灭人们的个人价值。超出或低于这种个人价值都是荒谬的。这是我拒绝诺贝尔奖的原因,因为我一点也不希望──例如──被看成是跟海明威名次相当。我非常喜欢海明威,我个人也认识他,我在古巴同他见过面。但我完全没有想过我跟他名次相当或在对他的关系中应该排在何种名次上。这种想法我认为是幼稚的甚至是愚蠢的。”
    诺贝尔文学奖不仅荣誉高而且奖金丰厚,对各国作家的吸引力非常之大,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历史上,曾有两个获奖者缺席拒绝领取这个奖。这两个牛人都大名鼎鼎,分别是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和法国的大哲学家、作家萨特。
    1958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被宣布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他的获奖小说《日瓦戈医生》当时遭到了苏联文学界规模较大的批判,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拒绝接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著名作家萨特则是在没有任何政治压力的情况下,完全出于自愿而拒绝领奖的。当1964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萨特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时,萨特即刻向大众发表一个声明,拒绝接受此项巨奖。
    在萨特拒领诺贝尔奖的声明中,他进一步地阐述了自己拒领诺贝尔奖的主客观原因和理由 。就这样萨特拒绝了世界一流的文学奖项,拒绝了许多毕生所追求的最高荣誉。然而世界文坛并没有忘却这样一个大师,不论是文学方面的,还是哲学上的。也许有人会觉得萨特在作秀,可你从他上述的语言中,看不出萨特半点的作秀成分,反而是一代大师句句真言心语。再说这样的大师,他的自信和自负不是空中楼阁,也许千古流芳里的艺术真谛,才是最高的价值认可。纵然诺贝尔文学奖已是一流的奖项,但他的恃才傲物里,不屑于去摘取这样的虚名。因为只要他向前走半步,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岂不是手到擒来的事,用的着作秀吗?“得”是虚名,“不得”也是虚名。可是“不得”中,却有着很多人体味不出的自由和真正价值。在萨特看来,众人眼中的一流奖项与他心中所追求的期待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真正的大师,本当如此。用丰富的人生阅历,用睿智的思想,用不凡的见识,用一流的文笔,去构建他们无可评估的艺术价值。所谓的评判机构,不论它是一流的,还是五流的,在它们给予你肯定的价值时,你的作品和艺术价值,因为他们这些机构的评判,而带有了某种局限的束缚。真正的大师,总是在作品没有问世的时候,就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在作品没有问世的时候,就已经触摸大众的欣慰认可,而不是来自于一个阶层的局限认可。萨特已经去世数十年了,可人们记住他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拒领诺贝尔文学奖,却是因为萨特在文学和哲学上不可否认的地位。人们在记得萨特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女人波伏瓦(一个萨特的终身情人和女作 家),还有位于巴黎闹市区里的一家“花之咖啡馆”。
    名可名,非常名。是对萨特一生,最好的诠释。因为一位真正的大师,不论他在什么样的生存境遇里,或者在什么样的取舍里,都可以绽放自己最佳的艺术生命。虚名终究是虚的, 它也许可以代表你的社会地位,却未必是你的学术地位。而萨特在那一刻所坚守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和刻骨铭心的。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1 条评论
倏忽·晓镜2018-03-17 20:50回复
这个“名”和“常”的意思似乎作者理解出现了误区,“名”在学术界通认为其是 法律机制与社会道德体系 的意思 “常”同“恒” ,在汉文帝时期为避其讳而改的,意思即是永恒,但文章似乎并没有多少提到过“常”与“名”的本质内容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感悟与所知来评论,其中不免于有些错误,亦或是班门弄斧,作者当其个良言即可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