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有西湖,北有白洋”美誉的白洋淀。白洋淀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雄伟壮观,久负盛名。码头干净整洁,数百条游船依次摆开,秩序井然。华北历来干旱少雨,数百里水面在这里绝无仅有。对平衡生态,改善气候,美化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个 ...
发表时间:2017-09-06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478
大学毕业的那个六月,睡在我上铺的姑娘说,大学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男生骑着单车在宿舍楼下等她。曾经以为大学四年很长,长到可以被各式各样的男生在楼下等,长到那些小情小爱足够走到地老天荒。然而,一恍惚,大学四年就过去了,竟都未曾实现。我做驻外记者以后,回来休假的某一年,和大学生做 ...
发表时间:2017-09-04分类:经典文章阅读:2052
看着孩子把他专门买来的奶茶打翻在地,他愣愣地站住了。他叹了口气,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赢得这个10岁小孩的心。孩子的母亲早就说过,这孩子本就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任何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他笑着说,没事,我会用行动慢慢打动孩子,取得孩子的信任。可是现在,他真的觉得无计可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828
九十年代初以前,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蜂窝煤是平常百姓家生火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那时我们一家住在一个小镇上,镇里有家煤店,专门做蜂窝煤。一年到头,我家总要烧去上千公斤的蜂窝煤。蜂窝煤在搬运过程中难免会破碎,积累多了,慢慢在杂室里就堆成了像小山似的。父亲总要利用周末的时间,从朋友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747
小街拐角的地方有个烧饼摊,卖烧饼的是个瘦小的中年男人。他烧饼烤得很好,焦香个大,家里人都喜欢吃,我下班回家经常会买几个。时间长了,彼此熟了,有时候就唠一些闲话。得知他是河南人,和我母亲是老乡,彼此感觉亲近了很多。他听说我母亲喜欢吃他烤的烧饼,很高兴,硬塞给了我几个,说是送给老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738
大学毕业一年后经人介绍,我和爱人相识、相恋、结婚,位于市郊的一个三代同堂的农家大院便成了我的新家。在这个大家庭里,婆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身材微胖,为人随和,上要服侍九旬的婆母,下要照顾三个日渐长大的儿女。平时忙地里的农活,照顾6口人的生活起居,农闲时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586
前些天大哥告诉我晚报刊登了一篇写“永华南路52号院”的文章。啊!这不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大杂院吗?这么巧!回到家中,我仔细地找出了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特感亲切。作者描述的应该是1959年以前52号院的事。当时我家住的是南屋,住同三间(相当于现在的拼租房)是一对新婚夫妇,姓牛。东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732
过去大慈阁东百米路南有一个贵显胡同。我二姨就住在这个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在昔日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谁家市里能有个亲戚,那是很荣耀的事情。我家在近郊,自留地里种的菜,吃不完。家里人就想拿到城里换个零花钱。那个年代做小买卖名不正言不顺,就跟地下工作者一样。当时城里没有自由市场,只能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478
在梦中,我的家总是出现在那条古城的旧街上。每一幢房屋、每一个胡同口,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门前的老槐树、甜甜的榕树花,又勾起我悠远的回味。1972年,当我10个月时,就搬到这条街上。从我记事起,这条不长的小街成了我玩耍的天堂,“沙牛胡同”“撒珠胡同”是我和小伙伴的大本营,人小鬼大的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601
“你这人是怎么回事?走哇!”我的朋友王俊拉着我就往人群外面挤。“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回过头去又仔细地看了看那被雨淋湿的求助信。“这个人也实在可怜,父亲死了,母亲还瘫痪在床,一个人在外乞讨。”“不要爱心泛滥了,你看看周围,这么多人,有哪一个相信呢?这讨饭都职业化了。你不要看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560
北边,真的很冷了吗?南国的天,太阳却还艳艳地照着,只是傍晚才见三三两两老人,或被家人追上塞给一件长衫,或自个儿手搭一件薄薄的夹克,凉风里绿树下悠闲地踱着,偶尔,叹一声:天,真个凉了。江南的小城,总是那么晴暖。要上班的人,一早起身,心里还恋着周末的慵懒,口里嘟嘟哝哝,抬头看到那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657
李大叔带着村里人承包了大半辈子工程,钱挣得不少,可留在手里的却寥寥无几。因为他乐善好施,每年除了帮助贫困乡亲、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外,还不忘给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用村民的话说,一直苦着自己,幸福着他人。一天中午,村支书突然打来电话:“老李啊,我们现在就在离你们工地不远的医院,村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2194
不似南方冬日的温婉,北方的冬天是寒流乘着霍霍的大风,舞着冰刀,从西伯利亚由北向南一贯而下,一夜之间就把暖秋的余温逼走,只留下了冷冽干燥的空气与匆忙套上棉衣的人们。遥闻着东北下雪的消息,庆幸温暖的同时却又不禁向往起雪来,因为她总是伴随着美好的故事。圣诞老人骑着驯鹿,红衣在雪中散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762
对戏曲的喜爱,源于母亲的影响,因为70多岁的老母亲也很喜欢看戏。我工作单位的东边是个加油站,记忆里这里曾是家乡唯一的一个礼堂,规模不大,但是里面的设施按当时来说,也还是不错的,但凡有电影或戏曲,都要在这里放映演出的。那时候年纪很小,大概只有七八岁的光景,只要有演出,母亲就会常 ...
发表时间:2017-09-03分类:抒情散文阅读:1773
楼下的那个女人,又上来借东西了,只是这次母亲却不像平常那样爽快地借给她,而是婉言拒绝。她下楼之后,我问母亲:“不就是几块生姜吗,为什么不借?”母亲轻声说:“不是我不想借,而是想让她知道,居家过日子不能像她这样能混则混,总有些东西,是该她自己准备的。”印象中,这个人就是这样,今 ...
发表时间:2017-09-02分类:经典文章阅读: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