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女医生

发表时间:2017-12-16用户:文字君阅读:1586
  文 / 耳东
  去年十月,偶受风寒引发多起不适,一向被朋友圈内称为“国防”身体的我,第一次对“一脉不和,周身不安”有了深切的体会。
  “自然痊愈”的黄历,这次不灵验了。迫不得已只好和医院“近距离接触”。
  整合后的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引入先进的现代管理,旧貌换新颜:金黄的草坪,宽阔的行道,高大的诊疗楼,明亮的住院部,热情的引导员……软实力的提升让病员心情顿感几分敞亮。
  挂号、登记、交费,窗口也多,但赶不上日益增长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老龄化时代提前到来,增大了医院的服务压力。
  而更大的压力还在于病员。
  经医生诊疗,又进入我叫不出名称的医疗器械的推进推出后,“对我健康负责”的责任交给了一个女医生。
  女医生中等个头,约四十多,运动式微卷的短发配上白大褂、白口罩,一瞧就精神、干练、专业,且十分“严厉”:“住院,绝不准‘乱动’……”
  从她那冷峻而又严肃的神态中,我仿佛读懂了“人有旦夕祸福”的内涵。
  对现代医学完全空白的我,只能听她的命令。
  接下来,无色的、淡黄色的液体通过吊瓶缓缓注入我的体内……
  最怕“针刺”的我也只能服从健康需要这个主要矛盾。
  过程中,这位主治医生巡查病房不是简单化,而且从“心病”治疗入手:“每年秋冬季节交替,温差哪怕细微的变化对人身体伤害都很大,但这往往被人们特别平时健康的老龄化人群所忽视,你这种病……”也许可能为了减少我的恐惧感,她没有强调严重性甚至淡化……
  赓即,这位医生把复杂病理过程变为通俗的、大家能听得懂的“群众语言”,使同室病友对自己的病因有了明晰的概念,从而自觉地配合这位医生,我也从被动就医变为主动问药。
  医生最大的收获是病人的好转、康复:“每当我看到步履蹒跚的病员进来,经我们医护人员共同努力能轻快出院,可以说,每个画面都会储存在我的脑海中,那种成就感,是非职业人员能体会得到的。”
  她把怎样处理“医患关系”融入与病员寻常而又亲和的交谈中。
  后来,我明白了这位医生的宗旨。为了主题,她又讲了一个前不久发生的“事故”——有一位老者心脏功能已难以支撑,我们会诊后决意为他植入“起搏器”,但他对人体内增加异物坚决排斥,老者的家人也只好听他的。
  一天,老者上卫生间发病,就再也没有起来……“本可以至少多活五年以上,唉!”这叹息中有几多自责。
  “过后,我反复思索,哪怕我承担‘医患矛盾’的风险,也要排除干扰,强行按治疗方案执行……”女医生继而补充到。
  她讲得自然、实在又很沉重,看得出这完全是医疗阅历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小结。
  接下来,在对我们补上一般的医疗知识后,又给我们“充电”,讲了很多病因、病理,让病员树立起现代医疗手段应对疾病的信心。
  十多天很快过去了,结束了短暂的住院经历。正像她所说的画面一样,我迈着不太轻快但心情愉悦的步伐,特别到门诊大厅找到白衣天使“光荣榜”,啊,是她,主任医生邱霞。
  她无疑是“光荣榜”上众多医德高尚中普通的一员。
  这年秋天,对我而言,她无疑是一缕温暖的霞光。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本文用户信息
用户昵称:文字君
文章总计:9640
个性签名:文字站官方账号,收录经典美文!
本栏近期热门
本栏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