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人生
作者:杨永春
今年是鼠年,第一次体会被老鼠把人关在家里的感觉,宅家的日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落、沮丧、烦躁不安便悠然而生。
人啊,就是这么贱,以前忙时总想着能有时间静静地在家躺几天,可真闲下来了吧,又全身的不舒坦。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出“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于是在春天到来后,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专门去爬小区后面的山,也许是出了一身汗的原因,当我躺在半山腰休息时,感到神清气爽,从未有过的舒服。
当我打算起身继续爬山时,发现脚和腿上爬上来许多蚂蚁,也许它们把我当成猎物了,有恃无恐的在我身上爬来爬去。怕它们咬我一口,我赶紧起来把身上的蚂蚁全抖落在地,受到惊吓的蚂蚁四散逃窜,它们的行为也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度过的,那时候我们这些农村的小孩子,几乎都是“放养”着长大的。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无手机,农村里没有幼儿园或托儿所,父母天天要去生产队干活,于是我们这些无人照料的小孩子,就搭伙去玩,成天穿着开裆裤在地上滚,自个儿找乐子玩耍。
记忆中,每年春夏季节,小伙伴们除了捉鸟,捉青蛙外玩的最多的就是逗蚂蚁。
我们常聚集在巷道里寻找蚂蚁出没的地方。逗蚂蚁最好的材料就是苍蝇或虫子。于是我们拍几只苍蝇或捉只虫子。找到地上有小蚂蚁闲荡的地方,就把苍蝇或虫子放在它的旁边,一开始,也许蚂蚁被突然出现的猎物所吓到,它们转来转去不敢靠近,后来,几只蚂蚁头对着头商量一下,然后,才小心翼翼地重新围着苍蝇或虫子,上嗅嗅、下嗅嗅、左嗅嗅、右嗅嗅,等证实了没有危险,是它们想要的东西后, 如获至宝,丢下它,转身离去,我们都知道那是它们回家报信去了。
小蚂蚁走到半路,就会碰到它的同伴。两只蚂蚁停下来,头对头的撕磨一会,似乎是在交头接耳,又似乎是分享着快乐,传递着信息。我们看不懂它们脸上的表情,也听不见它们在说什么。很快,它们便分开了,各自原路返回,先前游荡的蚂蚁回来继续看护着苍蝇或虫子,得了信的蚂蚁似带着使命的传令兵,则飞快地跑回去,钻进墙角的小洞里。
这时,我们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小洞。不一会儿,那洞里就有蚂蚁东张西望的爬出来,一只、两只、三只……很快就出来了一大群。
在报信蚂蚁的带领下,蚁群们沿着原来的道路,有秩序地向前行进,很快在地上走成了一条直线。其中绝大多数是那种普通的小蚂蚁,身子大小都差不多,也有一些个头较大的大蚂蚁。我想,那些大蚂蚁大概就是小蚂蚁们的爸爸妈妈或管家、主管一类的负责人!
时间不长,蚂蚁队伍就来到了苍蝇或虫子的面前。大家似乎都很兴奋,跟先前的那只一样,围着苍蝇或虫子嗅过来嗅过去,象得到了大宝贝似的,互相用头上的触角拍打着,看得出此时此刻蚂蚁们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别提多高兴了。
嗅完了,高兴够了,它们便着手把苍蝇或虫子往回搬。大家七手八脚,抬的抬,举的举,拖的拖,苍蝇或虫子很快就被搬动了,踉踉跄跄、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朝回家的方向前进。
而这时,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搬苍蝇的都是那些小蚂蚁,大蚂蚁一般是不动手的,只是在旁边跑前跑后,似乎是在指挥大家,或者在维持秩序,又似乎是怕猎物被别的什么动物抢去,而负责警戒。
这时,在回家的路上,来往的蚂蚁仍然络绎不绝。有刚从洞里出来去帮忙的,但更多的似乎是插不上手,只好在旁边看热闹,也有返回洞里去报信,或者组织家里迎接的。一时间,蚁道上蚂蚁们来来往往,穿流不息,不时地交头接耳,象过节一样忙的不亦乐乎。
看到蚂蚁们有秩序的热闹劲,我们有时会故意搞破坏。用小木棍抢夺猎物,但蚂蚁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能协同作战,很快就会夺回猎物重新向前。
有时我们也会在它们前进的蚁道上设置障碍,但这些对蚂蚁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它们很快会分出些蚂蚁来清理路障,如果清理不了,它们也会主动探路,绕道而行。
有时我们也会多打几只苍蝇或虫子,放到蚁行的队伍里,很快,跟先前一样,蚂蚁们也会当仁不让地抢着抬走。有时,我们故意不把苍蝇或虫子打死,让它在地上挣扎,于是几只蚂蚁 一拥而上,不一会就会将苍蝇或虫子制服,然后,照样抬着往前走。
无聊的我们静静地蹲在地上,目送着蚂蚁们抬轿子似的抬着苍蝇或虫子在回家的路上缓缓地移动。当苍蝇或虫子被抬到了洞口时,如果洞口够大,苍蝇或虫子很快就会被抬进去,要是洞口小,一时半会进不去,它们也会想办法,那怕将猎物大卸八块,再把它连拖带拽的弄进去。
当苍蝇或虫子被抬进蚁洞后,蚂蚁们像商量好了似的,全部撒回了家。这时,刚才的战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先前的蚁道不见了,墙边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象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此时此刻,蚂蚁们也许正在洞里论功行赏,开庆功会分享猎物呢。
蚁群们收工了,我们也无事可干了,便靠着墙脚迷迷糊糊地打起了瞌睡,一直等到母亲喊吃饭时才能醒来……
人常说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蚂蚁,这话有点绝对,面对比自己大的对手,蚂蚁们从不会单独行动,而是呼朋唤友靠团队精神来搬运猎物,而且每只蚂蚁都会尽心尽力,绝不会偷奸耍滑,不劳而获或靠嘴上功夫取得猎物。不论哪只蚂蚁发现了猎物都会及时通知大家来搬运,而从不会独自占有、独自享用或私自将猎物藏起,或许它们明白,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或许它们 懂得分享才是最好的享受。
有时它们也会发现受伤的同伴,于是,就会一拥而上,拼尽全力将同伴抬回洞去,绝不会放任同伴痛苦地挣扎而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或自行躲开,或站在远处看笑话。如果发现同伴的尸体,它们也会拼全力将其拉回洞里,绝不会将同伴暴尸荒野……
和蚂蚁相比,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缺少的是什么?联想到这次疫情,我们真正认识到了现实很残酷,未来将更残酷,在瘟疫大爆发的年代,健康的活下去才是最大的幸福。金钱再多也很难留住自己的生命,权力再大在疫情面前也显得无能为力。任何上帝、佛祖在疫情面前都会装聋作哑,闭目养神,躲了起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所以说,能救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通过疫情我们明白,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果没有那么多在疫情第一线奋战的勇士们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精神,如果没有全国人民响应居家隔离的号召,与党和政府紧密合作,密切配合,拥有像蚂蚁一样的团结合作精神,谁也保证不了,疫情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会演变成什么程度?
对此,我们更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我们的制度和我们的人民都经受住了病毒和历史的考验!我们更应该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深刻道理。我们更应该为自已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蚂蚁虽小,蚁心却齐,正所谓“蚁心齐,泰山移”。如果每个人都能静下心来多观察一下蚂蚁生活,多学一些蚂蚁人生,懂得蚂蚁的团结互助,协同前进,明白什么是团队精神,大局利益,集体利益。对别人,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同情;对社会,多一些奉献,少一点自私,那该多好!
作者简介:
杨永春,网名牵挂你的人,青海湟源县人,喜欢用文字抒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情感。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现代作家》《祁连文学》《作家前线》特约作家,《昆仑文学》会员,《丹噶尔文学苑》小说编辑,都市头条作家、编辑,《驼铃岁月》创作团队主编。
在《文字站》里开设有自已的文学专栏。
在《都市头条》开设“驼铃岁月文学社”“情感世界”两个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