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李白风雨丽人的一生

发表时间:2016-05-12用户:文字君阅读:2167
    李白,一个出蜀未归的不肖子孙;李白,一个酒里挥洒笔墨的中唐诗人;李白,一个“安能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焉”得御用文人;李白,一个“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得行者;李白,一个一生都在出仕入仕中摇摆不定的落魄者;李白,一个“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岂可轻少年”的恃才自傲者;李白一个“天子呼来不上殿,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饮者;李白,一个“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的禅者;李白,一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多愁伤感者;李一个“搭救落水月亮”的殉道者。就是这样一个多重性格的,久久享誉文坛数千年,像他的剑,像他的酒,像他的诗。
    纵观李白的一生,使我想起了“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在曹魏政权被司马氏所建的晋所取代后,统治黑暗,政局动荡。做为那个时期的好多文人为了明哲保身,开始追求老庄思想演变过来的“玄学”,来消极避世。嵇康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里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司马氏曾多次邀请他出山为官,然而做为和曹魏政权有着裙带关系的他,是不愿意为一个靠篡夺手段获得政权的王朝。于是屡次邀请被拒的司马氏,已一种莫须有的罪状将他下狱。然而三千太学士及其当时的文人学士为他请愿,愿陪他一起坐牢。只是这三千太学士及其文人士大夫的请愿,却成了司马氏痛下杀手的原因,因为他的影响太大了。临刑前,嵇康拿起心爱的琴,奏起了那本以为会绝迹的《广陵散》,千古一唱,声色动天下。
    而李白,在永王李璘与肃宗的较量失败后,成为一个连带的无辜,只因为那首和他其它一样轰动世人的《永王巡歌》诗。获罪下狱,遭流放遇赦后,归浔阳(今江西九江)。数年后写《临终歌》,于是以一种浪漫的“搭救落水月亮”而结束生命。这两人,生不同世,但却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为后世留下了相同的东西,即,孤芳自赏里的一种浪漫从容。
    李白,蜀人中唐诗人。自称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裔,有家传的龙泉宝剑为证。青年时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的人生格言里,出蜀道,下三峡,游历大山名川。
    数年后,经好友元寅介绍与唐高宗宰相之孙女许淑结为连理。期间所作诗歌,皆为世人所推崇传诵,就连当时贵为天子的唐玄宗也是赞赏有加。于是三下诏书请他入朝为官,这也正合了他青年时所立的“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抱负。做为入世的他想如西汉的霍去病、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般出相入将建功立业,一为丈夫之志,二为衣锦还乡。
    至长安,为御用文人,不得重用。是君王的沽名钓誉,也是小人的把持朝政。只因为少年结怨的县令崔敬昌,中年开罪的大内总管高力士、礼部尚书兼国舅爷的杨国忠,驸马爷张某等小人,还有那个“野无遗贤”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
    后高力士、杨国忠、等为报当年大殿上曲为李白脱靴、磨墨的一剑之仇,密谋诬陷,将一首歌功颂德、赞扬杨贵妃的《清平调》曲解成讽刺影射皇帝与贵妃、贵妃与安禄山(父亲撇开儿子寿王,而将儿媳占为己有,以及贵妃与干儿子安禄山之间有悖人伦的暧昧关系。)的不德之举。
    于是皇帝怒,但也只是把他继续留在身边做一个不升不降的御用文人,这也许是皇帝对他的最大宽容,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曾是中唐一度兴旺过的有位君王。然而就这么被小人轻轻的一将,尽管他曾经在大殿上识蛮语、吓退渤海属国的不敬,但也就这样被君王的轻轻一究而被全盘抹杀。一身傲骨的他,不愿与小人为伍,一心报效国家的他,不愿再侍奉这样的君王(一个曾经无比英明的君王,到现在只是沉迷于美色、不早朝的君王。)因为君王现在周围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小人,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要得重用只能撇开这个高高在上的君王,只能去献媚这些小人,靠他们的赏识,靠他们的提拔。因为李白不是这样委曲求全的人,他就是那个“安能崔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尽管这样的人里出了个后世的冯道(五代十国的人),他在短命的王朝里,也相继做了好多利国利民的事。于是他上书“辞王表”,皇帝准奏,于是有了“赐金放还”的结局。
    也许这样的结局对李白来说是最好的归宿,因为这样的归宿成就了他一代诗仙的成就;因为这样的归宿成就了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人生壮举;因为这样的归宿成就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万般豪情;因为这样的归宿成就了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侠义疏财之举;因为这样的归宿成就了他“但是主人能醉酒,天涯何处是故乡。”的酒仙之誉。因为这样的归宿成就了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快意人生。或许诗人有了一种被奚弄的失落,或许诗人有了一种只是让皇帝重新审视他的假意离去,但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不管怎样的结局,终究有了一种结局,无论是你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你所能做的就只能是直面的面对。也许鲁迅先生那句话就是一种很好的诠释,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虽然是一介布衣的归宿,但胜过了西汉的贾谊、司马迁、以及后世的苏轼。因为对于没有明主的时代,桀骜不驯的人、才华横溢的人,是很难与那群小人为伍的。
    因为诗人的缘故,欣赏他的人太多了,想和他做朋友的人也太多了。尽管皇帝对他不公,尽管他已是布衣一介,但是民间却流传着皇帝赐他一道金牌,上书“见店喝酒,逢库支钱”。尽管这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是这也符合了那些替他打抱不平的民众和朋友的心理。这些善良正义的人们,用他们的打抱不平向那高高在上的皇帝提出抗议,以便撑起心底那点公义之光。或许对于弱势的大众而言,在不公来临之后,面对无助的苦楚,也许那点仅有的幻想便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理由。这就像孙悟空之于天地间代替大众惩奸除恶,那样大快人心。尽管谁也没有见过鬼神,但这些人们却有了一种夲属大公社会该有的公理和自我安慰。
    后安史之乱起,这场历经八年之久的暴乱晃动了大唐的根基,使诗人和流浪的民众一起见证这场浩劫。战乱中,杨氏兄妹被哗变的士兵,或诛杀,或被迫赐死,玄宗慌逃至南京(今成都)。而时出宁夏灵武的太子,自行接位,即为肃宗。永王李璘不服,于是在封地江陵招兵买马,明为配合朝廷剿乱,实为与肃宗争夺江山。时值李白身在浔阳(今江西九江),也就是永王的势力范围之内。于是为与其父类似沽名钓誉的永王,也如父亲差人三请李白出仕,只为争夺江山,而宝刀未老的李白还是愿意为这个动乱已久的朝廷出力献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抱负。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种鲁莽,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被欺骗里,使他在晚年遭遇了无辜的牢狱之灾。然而在永王与肃宗对抗的失败中,他成了这两个李氏兄弟较量天枰上的牺牲品,只是因为他曾在永王假意的北伐安禄山的军旅中写过一首《永王东巡歌》。在牢狱之灾中,曾经的诗友高适,显出了文人相轻的薄情寡义。只有那个在他青年时仗义相救过的郭子仪,在肃宗回长安立朝时,为他奋力一争,夺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这大概是一种报之一桃,还之一李的结果。但虽大难不死,然流放夜郎却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事,于是一个将近一个甲子的老人,佩戴这枷锁,沿长江西上。一条青年时顺江而下的路,在晚年却变成了一种逆行的不归之路。于是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诗句诞生了。约有一年之际,适逢天下大旱,肃宗为安天下,如同李白之流的流放犯得以大赦。而这时也即将到达的夜郎的李白得知此消息,是多么的喜悦,是我们今天的人所不知晓的事,但那首《早发白帝城》的诗句大家应该还是应该有影响的,因为那首诗就是在得知皇帝大赦天下下三峡时所做我们不难从这首“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里,读出一种欢快,一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归浔阳。
    李白,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抛家别舍的山水名胜间玩味人生、玩味文字。一柄剑,一壶酒,看他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如《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等的诗句,被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后的人们经久不衰的传诵,而这快诗名句都是因山、因水而起。
    李白,一生经历过三个女人。一个叫许淑,(为李白生一子,一女的结发妻子,在赐金放还后不久病萃。)一个叫花正芳(出蜀后不久相识,赐金放还后交往,安史之乱前夕为李白而死。)一个叫宗芸,(也是武则天时宰相之孙女,后在韦后之乱中受牵,家道中落。悉心照顾李白的一女一儿,细心呵护李白的后半生。)宗芸是在李白结发妻子许淑死后,经诗友高适撮合,走到一块,陪李白走完了后半生。许淑支持丈夫出仕,宗芸希望丈夫入仕,因为他们都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性格张扬的才子。也许是两女与李白的生命而言所处的阶段不同,故而人生观也不同。一个希望丈夫建功立业,一个希望自己的丈夫隐山林、安余生。虽然两个都是相夫教子的大家闺秀,虽然两个都是知书达理的人。而花正芳,一个自小与风尘中卖艺不卖身的女子,一个爱慕、欣赏李白的痴情女子。在李白苍生未济,社稷未安的窘境里,一等再待。后为安禄山所掳,强做了一时得宠的王妃。然在李白北上幽州,为帮李白盗取伪大燕国的造反凭证“玉玺”,只是让这位报国无门的心爱之人能早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抱负。后因李白贪酒事败,被擒,为安禄山所杀。
    李白的一生,经历过好多文人诗友、平民朋友,象贺知章、杜甫、元寅,郭子仪,汪伦,狱卒阿根等。他们在欣赏诗人的同时,去举荐他,去接济他,去成全他,去救助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
    李白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平阳,儿子伯禽。这一儿一女,在与父亲的离多聚少中,在与生母许淑相依为命,与婶母(许淑的丫鬟)家寄人篱下,与后母家宗芸的其乐融融。后平阳嫁夫,伯禽务农。皆为俗人,皆享天伦。
    李白,一生都在做诗人,而且是一个千古不遇的奇才。但他却不是一个好儿子(这是我不成熟的说法),因为就是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的人生格言,让他走出蜀地,而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就是这样的一别,与自己的父母竟成了永别,因为后来他再也没有回蜀。这也许因为自己终生只是一介布衣、一位诗人,而不是封将觅侯的衣锦还乡者。于是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这或许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浪漫诗人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只是因为虚荣的缘故。
    所以他采取了逃避,选择了客居他乡。也许他的骨子里没有忘却自己飞将军李广的后裔,也许他的骨子里还想继续飞将军李广的建功立业。尽管这个皇帝疏远了他,小人排挤了他,但是在他才华横溢、傲视权贵的同时,他还在等,等某一位可以像燕国君王筑建的黄金台来招揽天下才俊的明主来建功立业。尽管年事已高,尽管永王李璘外披伐乱的旗号,在于肃宗争夺天下,尽管他知讨贼而不知争天下,但是他还是去为那个从来不眷顾他的朝廷去出力限制,甚至在从夜郎遇赦回来后,他还有北上参军去救国,随然后来因病未能如愿,但就是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就是这样一位身怀“腐胁疾”(即慢性酒精中毒的老人),还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躯体来报效国家。当这世间的一切纷争开始平和的时候,曾经的少年已是位花甲老人,而曾经年少出蜀的花甲父母,如今又在哪里?
    一代诗仙终了以浪漫的形式用自己的生命,蘸着冰冷的长江之水,在那落水的月亮之上写下了最后的篇章,时年62岁,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又有无名诗云:“诗中无敌,酒中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
    李白死后,安史之乱被平叛。而那个曾一度不可一世、锐不可挡的安禄山被儿子杀后(夺权),儿子又被史思明杀后(夺权),史思明又被儿子杀后(夺权),就烟消云散。一个也许可以更朝换代的暴乱势力,就在别人的合围和自己的内讧下被扼杀。而这一切李白都没又来得及看。数年后,不知道李白已经死亡的代宗(即肃宗的儿子)封李白为“左拾遗”,遗憾的是这道迟来的圣旨被当做祭文来悼念亡灵。
    而那个受李白之托的李阳冰(即李白的族叔),在李白死后以《草堂集》为本收录了李白的全部诗句,才得以传至今日。
    最后让我们再去诗人的《独坐敬亭山》去回味那段历史,去看他风雨丽人的一生。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本文用户信息
用户昵称:文字君
文章总计:9640
个性签名:文字站官方账号,收录经典美文!
本栏近期热门
本栏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