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八水绕长安

发表时间:2016-05-12用户:文字君阅读:4016
    “长安”,是汉高祖刘邦在一统天下后,定都于此,而从“长治久安”的希望中简化出来的地域名。从汉至唐,称为长安。后来又有许多称谓,正式称为“西安”是在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后,次年春大将军徐达攻下奉元路(即现西安),把奉元路更名为西安至今,西安一名取安定大西北之意。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古亦有“太白积雪、咸阳古渡、霸柳风雪、骊山晚照、草堂烟雾(户县秦镇)、华岳仙掌、雁塔晨钟(小雁塔)、曲江流饮”的关中八景。丝绸之路起源于这里,封建王朝兴起、鼎盛于这里,还有那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兴庆宫沉寂于此。
    每天上班总要穿梭于明洪武3年至20年修建的城墙内外,尽管我知道这城、这墙已不属于汉唐盛世里的杰作,但这城墙内外,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曾埋葬或演绎着一种稀缺,这种稀缺可以是以物质形式表现的遗产,也可以是以意识形态表现出来的非物质遗产。无论你是一个守护者,还是一个盗窃者,当你遇到它,它都能激起人性深处的那点贪婪。因为当你遇到它,你很容易能从它的初遇中读到那种倾国倾城的价值连城,只是在终了,守护者与盗窃者的行为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长安兴起于汉,却盛于唐。像那称为秦王腔的《秦王破阵乐》还在,象那被多少文人墨客所称颂的“八水绕长安”渐无。那《秦王破阵乐》还在展示着秦人的豪迈,还在风韵犹存中诉说着那段恢弘的历史。至于“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画面,已在历史的迷雾中变得人老珠黄,变得无从觅起,已在今日的高楼大厦间变成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水墨画。“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文人学士,云集长安。僧一行的历法,孙思邈的医学,吴道子的绘画,都超越前人。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和李白、杜甫的诗歌,达到了古代诗文的最高水平。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创一代新风,为千古楷模。玄奘在大雁塔译经19年,所著《大唐西域记》是记载古代中西交通和印度及中亚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从长安到西安,也许是一步之遥,也许是万里之距。说它是一步之遥,在于长安与西安是一个地方;说它是万里之距,是因为那个曾经屡为天朝上国的皇家都城。尽管它在数千年后的历史尘埃中,已不知不觉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迁,而变得像一张泛黄的书籍,被人翻过,轻轻合起。于是新的作者和新的书籍开始映入当世人的眼帘,这就像西安替代了长安;这就像这个帝王之气十足且跨越时间之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都,在历史的岁月中逐日逊色,被那后起的汴州、杭州、南京、北京所替代,或许是永久的替代;这就像一个退休的局长必须要把那个爱不释手的职位让给新任的那个局长,尽管有几分不情愿,但却是必须的,没有谁能阻止这种中老更迭的规律,因为你必须明白新陈代谢的道理,或许只有这样你才能接受暮年归去的门庭冷落。
    城市在岁月里进行无尽的变迁,而这里曾经拒绝过太多报国无门的才俊。这些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才俊,在这个城池的太平盛世里,被“野无遗贤”的奸佞小人弃而不用,是君亦是臣。君因为贪恋美色,而放手江山于小人。臣呢?妒贤忌能,像贾宜,如李白等人。这应该是太平盛世的悲哀,更应该是太平盛世里弃江山于不顾君王的悲哀,还应该是这座城池的悲哀。但正因为他们的离去,他们的才气,他们傲骨,成了后世瞻仰的丰碑。如今那些才俊没了,那群争名夺利把持朝政的小人也没了,只剩下一个清平的世界,只剩下一个空阔的城池。却被另一批穿着不同衣服,装着不同思想的后来者登场补缺了,继续演绎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因为城市终究是用来承载人事的。
    虽然这座城池在后现代里,或许位居二类城市的名单,但是这座城池上盛开的历史之花,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后,依旧色香俱佳,依旧是如国之牡丹。虽然这座城池有些老气横秋,但是这座城池曾经盛开的奇葩,却是不可替代的被放在了这些后起之秀也望尘莫及的地位,为世人所瞻仰,为世界所称颂,为古今所论道。
    当极致的科技时代来临,铺天卷地且只有这个时代才有的混凝土,用相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域,构建结构相似的现代文明城市。区别也许就在于地貌不同,称谓不同,曾经装载的历史不同罢了。至于那些勉强遗留的名胜古迹,被现代的文明遮掩地严严实实,尽管用整体与现代的眼光审视它,或许会发现这些从历史隧道中穿越过来的信物,有些破烂,有些低矮,有些保守,有些无法超越,有些格格不入。或许这些名胜古迹在城市,它们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要比它们以物质状态表现出来的形式更重要,或许在经历了类似“汶川”的地震后,那些具有六七级抗震能力的高楼大厦健在,而这些从历史久远时空里走过来的古迹,在那一声轰然的倒塌里,终于不幸的到达了生命的边缘,或者是在这一声轰然的倒塌声中还在以遥遥欲坠之势,屹立于天地间。
    回望历史,这座城池上曾经赫赫有名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兴庆宫等等与帝王之气相伴的历史著作,大概像北京的颐和园那样,只剩下了冰山中的一角,或者是沧海中的一粟。而后人只是在历史的考证中,把数千年来前赴后继窃居在皇家帝宫范围内的人们分化出去,还历史一方故土,还这方故土上曾有的秦砖汉瓦,让它熄灭的灯火再度亮起。是太多的时间和太多的人给了城池太多的故事。
    也许于人而言,城市只是一张未经涂画的白纸,因为有了人的参与和设计,城市才会在万千的岁月里,变成一幅幅神韵不同的山水画,悬挂于历史的长廊之中,任凭时人点评回味。也是这太多的故事,让这座只是曾走在历史前列的城市,有了太多文化的融合。于是像司马迁、李白、杜甫等汉唐文人,用他们的才气为这座城池,留下一段记忆,也为他们竖起一樽丰碑。
    一座文化名城,留给世界的不能仅是历史的烟云,而是深厚文化土壤里长出的不老松,因为这座城,曾经成就过多少出将入相的建功立业,因为这座城,曾经是多少藩国臣服朝拜的圣地,因为这座城,曾经发生过太多太多的故事,不管是我们记住的,还是记不住的。我们都不应该让一座具有中华魂的文化名城,变成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壳子。
    尽管我们后世的人们正通过各种历史考证,在那块经过多方考证的遗址上来还原历史曾赋予它本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仅剩的秦砖汉瓦,是否还能撑起这个城池昔日的辉煌。我们的访古情节、怀古情节,是否还能徜徉在那个失却的“八水绕长安”中,去与李白对饮山野,与李白谈诗论道,与李白游山玩水,与李白舞剑骑射。看他醉书大殿时的才气,一书吓退渤海国的不敬。看他醉书大殿时的孤傲,高力士为他脱靴,杨国忠为他磨墨。
    梦一回大唐,看一座城池。或许对于这样大器的城池而言,只有那样大气的人物才能与之匹配。人是城市的精灵,人也是城市的生命。没有了人,城市也将不复存在,无论它曾经现在是多么的华丽。没有了人,再久远的城市也只是一座坍塌的宫殿,或者被盗的古墓。
    备注 :(至于“八水绕长安”的美色,这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本文用户信息
用户昵称:文字君
文章总计:9640
个性签名:文字站官方账号,收录经典美文!
本栏近期热门
本栏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