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候慷执勤任务完成,终于可以从大山回城了,在车上就已经盘算好进城先吃一碗酸菜面。下车直奔西关不知名的一家小面馆,点一碗酸菜面,面来了,我在碗里翻找半天也没找见零星半点的酸菜,问老板,酸菜面里何无酸菜,老板答:佛跳墙,里面难道有佛?驴打滚难道有驴?红烧狮子头难道有狮子,鱼香肉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亲情文章阅读:2014
文/戴新成“我们住了近二十年的小巷子要拆了,镇上将把这里建成休闲广场。”居住在池河镇的弟弟急匆匆地给我打来电话,并从他发来的微信图片中看到,轰隆隆的挖掘机正忙碌着拆掉巷子两边陈旧的房屋。我离开故乡近四十年了,我是在小巷古风扑面的氛围中出生长大,如今巷子要拆掉了,真有点不舍。这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2142
文/久言坡头一块梯地,长条状,平整有坎。地中坎边,杂草乱生。或蔓状,周遭牵绕;或条状,长短争势;或灌木状,高矮竞长……一个农夫,着一件青布单衣,袖子挽至肘部,挥着一柄角锄,翻撅着泥土。农夫50余岁,寸头,头发麻色,脸膛黑红。一俯一仰间,已渗出若许汗珠,午时的秋阳一照,有些晶莹发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527
文/贺胜春站在猫儿沟老朳顶,俯瞰这条走过二十多个春秋的弯曲小路,记忆的长河缓缓流淌开来。这种路坡度起伏不大,走起来很轻松的路叫碥子路,小时候肚子饿得走不动或肩挑背驮累得不行的时候,它曾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能走一段这样的好路,就如同过年时得到长辈的红包一样开心。路叫石卡子,一条小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662
文/严共昭初学写字的时候,用粉笔。粉笔在初学写字者的手中并不听话,往往把一横写成一捺。那时候,就特别羡慕人家小孩有铅笔用,能够在方框内得心应手地学习写字。可父亲说,粉笔好,只要有粉笔在,哪里都可以写字,地面上、石板上,只要有一点平面的地方,都可练习写字,写了擦,擦了写,还省钱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976
文/高东国向南。我们选择与家的方向背道而驰,与我餐餐不离的酸辣味渐行渐远。向南。公元一九九九年正月十五日,中雪。在发小轻车熟路的带领下,我们坐大巴翻越秦岭。万幸,我人生中的初次远行,在防滑链的“卡蹦”声中,终于安全到达省会车站。发小比我早出社会一年。他以“老经验”判断火车上肯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438
文/吴立志岱顶是西岱顶,在东岱顶之西,西平利之东。从县城出发,一路骑车穿行在春天的田野里,满目是菜花的金黄和还未舒展的新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那是潮湿的泥土味,是盛开的花粉味,是蜜蜂翅尖抖动的甜味,是蚯蚓翻身的爬行,一路向南,一路芬芳。从省道左拐进入连仙河,连仙河也许是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431
文/黄平安石泉城,是一座古老的城,也是一座诗意的城。“银岫巍峨架玉盘,满城佳景属婵娟”、“汉江水长消春雪,楚泽帆来带夕曛”、“傍江一岸草芊芊,万户牛羊牧翠烟”……这些都是古人描写石泉的诗句,读到这些诗句,就仿佛看到了石泉城曾经的倩影。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山城北坡上的坟茔一天天多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写景散文阅读:1457
文/柯荣仿佛笑声还是上一秒的事情,风慢慢的在云水间缠绵,我们似乎没有想起过未来,细枝末节的言语却永不停歇的回旋在飘荡的时间之河。生命中总有一两个地方让你长时间驻足观望或者走近感受爱的清凉,比山河更加轻柔,比岁月更加宁祥,那么毫无意外,我说的是故乡的人和故乡。年深日久,渐渐才体 ...
发表时间:2017-09-23分类:抒情散文阅读:1717
文/李世新我认识竹子的时候大约四五岁,那时候刚搬到半坡上的新家里。母亲对父亲说:新房建在半坡上,容易滑坡,不如在坡下栽上几竿竹子把泥土固住,房子地基会牢固一些。再说等竹子长成了竹林,房子隐在竹林中,也很好看。父亲非常赞同母亲的建议,吩咐二哥去挖几杆竹母来栽上,还特别吩咐二哥一 ...
发表时间:2017-09-22分类:亲情文章阅读:1889
文/张星父亲走后,我决定卖掉老屋,接母亲进城。收完房款,母亲眼巴巴地看着我将老屋的钥匙交给了买房者,望着母亲那满脸抽搐且拧在一起的经络像一把尖刀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得了钥匙的人,自然是喜上眉梢,相比母亲的难受让我有种后悔莫及的凄凉。临走时,母亲绕着老屋的院落从前到后,从后到 ...
发表时间:2017-09-22分类:亲情文章阅读:1745
文/程新中从牛车的颠簸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铺着一层层粮食口袋的车厢,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麦香,温暖而结实。我听见了牛脖子下铃儿的叮当声,胶皮车轮在土路上碾压出的咯吱声,闷头拉车的老牛不时喷出的响鼻声,还有旷野此起彼伏的虫鸣声。一时间,我有些恍惚,仿佛猛然之间,坠入了遥远 ...
发表时间:2017-09-22分类:亲情文章阅读:1606
文/柯长安爷爷已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的容貌我还记在脑海里,时不时地忆起。记得最牢的一件事就是他是个篾匠。小时候经常听他讲他一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离不开他的篾匠活之事。那一年,他正好十六七岁,他被拉去当了壮丁。就集中在旬阳县文庙,外面有当兵持枪看守,不敢外逃。吃喝都有人给送来, ...
发表时间:2017-09-22分类:亲情文章阅读:1847
文/张先军他是某局的局长。最近组织上正在找他谈话。前不久,生活在乡下老家的母亲去世了。他办完丧事,急急地要赶回单位。临别时,他对父亲说,过几天就回来看您。他迅速开了车门,上了车,他怕父亲看见,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掉下来。他明白,留在乡下的父亲,将是漫长、孤独、寂寞的日子。祭日“ ...
发表时间:2017-09-22分类:散文随笔阅读:1564
文/柴正方人们都说,00后的少女,本应是烂漫的花季,天真的岁月。她会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会在流行歌曲中陶醉。她会在温馨家庭的呵护下,去学钢琴,学跳舞,学书法;会在校园里留下她追梦的轻盈脚步。美丽,健康,快乐与她一路同行。然而她不能够!她带着先天缺陷来到这个世界,她在充满压抑的离异 ...
发表时间:2017-09-22分类:情感文章阅读: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