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雨夜里凉风徐来,不知谁家的窗台上,一株昙花伸展开片片花瓣,露出蛋黄色的蕊,在这庚申叶静的时刻,悄然绽放。如冬天里落于树梢的积雪般洁白,天空中无数闪耀的星辰般无争,美的震撼,刹那芳华。正因将要逝去,才更要无所顾忌的盛开。若谁路过此处正好瞧见,定会驻足多看几眼这三分凄凉三分惊艳的美景。洛宁画罢 ...
说真的,这还是我第一次写一篇关于爷爷的文章。记忆中,爷爷对我说过很多的话。每当我犯错了,每当我在长辈们的面前有些行为表现得不太合适,爷爷就会语重心长的把我给训斥一顿。因为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爷爷说过的很多话,我很多都说不出口。但,爷爷在教育我时说过的话,还是让我的心里感到非常的震撼。一直以来,我 ...
陌上,急景流年,冬日的旷野,寂寥而空旷。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还有那些用欢乐与忧伤堆砌的回忆,在往昔的时光里,生动而潋滟。时光呵,总是这样不经磨。一直感觉自己还没长大,感觉自己还很年轻。可是,看着身边的孩子,看着眼前的父母,才蓦然惊觉,那些个少年壮志不言愁,那些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时光,在我 ...
文/陈锦芬桃花是要在暖春醒来的,若是遇着天气不好,便在二三月羞涩地吐露芳心。而我竟在十一月遇到了桃花。这季节有桃花么?父亲说这是返春。在山脚下抬头,只觉绿意攀岩而上,不想走到半山会被桃花伸手拦住,一惊而后喜,细看时仿佛亲眼见证她醒来的瞬间,她微微睁开的眼睫毛隐隐含着淡黄花粉,是梨白的心流出粉嫩的 ...
文/陈亮我经常用手机随性拍一些照,景点有天空中的白云、有貌似睡佛的山脉,也有广场休闲对弈象棋的老人,有时外出踏青也请儿子帮忙拍照,以作留恋。尽管我有时也很自恋,但从不自拍。在我的那些随意拍摄的内容中,有一张是目前为止令我“忐忑”和“得意”的。得意的不是拍摄手艺,而完全取决于这个摄人心魄的拍摄对象 ...
文/映日荷花岁月如歌,唱落了林花唱落了春红,岁月如歌,唱寒了春水唱黄了绿叶。流年深深,岁月重重,你还是从我记忆深处破蚕而出,一刹那又清晰地回到我的眼前。仿佛是历经了久远的历史,布满了层层的尘埃,几辈子了我都未曾把你忘怀;又仿若是才刚刚走出落幕的舞台,你又真真切切回到我身怀。我以为已把你藏得那么深 ...
文/陆颖年岁渐长,过日子的脚步也愈发匆忙了起来。然而,忙着忙着,心就失去了方向,这个时候,我读唐诗。一千多年前,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在一座幽静的寺庙里,奔波在外的诗人韦应物辗转难眠。此刻周围是那样的静!静得能听见树叶一片片从树上掉落的声音。这片片落叶击打在诗人的心房上,使他更感觉到孤单和冷清。在 ...
文/黎武静那年杨柳春风,尽是温柔岁月里的晴好阳光,我们坐在运动场的边上,东扯西聊,一堆人叽叽喳喳。多么令人想念的青春片断。忘也忘不了的旧时天气:那时天宇澄静如湖面,几朵白云轻轻地飘在上面。珍藏在回忆中间,凝固成优美的画面。纷纷杂杂的人生里,有多少浮云世事?轻逸,飘扬,漫天飞舞。又重要又不重要的这 ...
文/徐爱清在非洲广袤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尖毛草。在刚刚生长的半年时间里,它是草原上最矮的植物,因为干旱,使得它们只敢长出来小指头一般长,半年过后,当雨季来临,草原水源充沛,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半米的惊人速度一个劲地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就会长到两米的高度,成为非洲草原上最高的“草地之 ...
文/张勇有人说:“现在我们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不少人想要成功,急于成功,付出一分努力恨不得明天就有十分回报。处在浮躁之中,没有停下来认真想想做事情到底应该拥有什么心态,要采取什么步骤。如何把一件事情从小做大?有些人认为要靠运气和机缘,有些人认为是靠人脉和资源,还有些人认为得靠家庭和背景, ...
文/张勇这话可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庄子他老人家说的,原话是:“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缺少智慧与灵性。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你自己让自己痛苦。欲越盛,苦越多;欲与苦伴,苦与欲连;苦随欲而来,苦也随欲而去;无欲则无苦,无苦 ...
文/刘亚华父亲开了一家柴油机修理店,因为技术过硬,生意不错。周末,我本来打算去钓鱼的,父亲立马就拦住我:“去我店里劳动去。你呀,再不锻炼就真成绣花枕头了。”一到店里,早有人在门外等着父亲修机器了。七台柴油机一字儿排开,父亲见了这活儿喜笑颜开,我却愁眉苦脸打不起精神。修柴油机确实是个体力活,不仅累 ...
文/张军霞那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傍晚,夕阳无限美,听说老街新开了一家骨头馆,味道相当不错,我早就策划好了要出去美美地吃一顿,于是,就在这个傍晚,我率领闺蜜等一帮人,浩浩荡荡杀向这家餐馆。我们选了临窗的位置坐下,透明的落地窗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仿佛多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不一会儿功夫,胖胖的老胖娘, ...
文/李英群来扬州,当然想去访朱自清故居。入住在古运河西侧的泰州路一酒店,沿河岸慢慢地行着,到了马可波罗纪念馆前,朝西望去,一道笔直的狭长小巷,巷口墙上是一巨幅水墨画,“背影”二字特别显眼,主要部分是一穿棉袍马褂者的背影,右上方是朱自清的头像。沿小巷前行,两侧高墙,只见后窗。砖墙上疏疏落落长着一蓬 ...
文/阿滋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吧,曾经看到一帮年轻人,喜欢穿一件很“酷”的T恤,上面印着很张扬的大字:“别烦我!”真想问一问,“别烦你,那你烦了别人没?”倘若人不得烦你而你尽可烦人,倘若“烦人不烦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式,世界岂不乱套了?人之为人,总得与他人、与社会、与周遭环境发生关系,没有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