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他很怕母亲,因为每次说谎,母亲都知道。起初的时候,他以为是自己的谎话说得不够好,可是即使编得再完美的谎言,也会被母亲像从米里挑虫子一样挑出。有时他会想,可能母亲去了解了情况,才知道自己撒谎。可是有一次,母亲在家里睡觉,他在一边看书。过了一会儿,见母亲睡得很沉,便偷偷溜到野地里玩儿。估摸着 ...
那时,我在离家十几里的镇上读初中。记得初二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刚到11月就下了一场大雪。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去玩了,我因为离家远又没有准备棉衣,就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瑟瑟发抖。突然,我发现一个人影透过模糊的玻璃往教室里张望,我凑近一看——竟然是母亲!我赶紧走出去,看到母亲用床单兜着被子背在肩上,头 ...
刚到6点半,便听到爸爸去敲儿子的房门:“孙子,起床了,和爷爷去跑步!”接着,便传来儿子发出一阵阵或大或小的声音:起床、穿衣、进卫生间洗漱,随后传来开门声,一老一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妈妈起得比爸爸更早,她已去菜市场买菜了,顺便带点包子馒头之类的回来大家吃早餐。“去早点才能买到新鲜的菜,有时还能买到 ...
清晨被一阵吵声惊醒,这是一位母亲的声音:“让你多穿一点,看到没有,外面的温度很低吧,幸好我给你带了外套,不然非把你冻病。”我知道这是我家对门的那一家三口,每天到了早上的时候,争吵声就会从对面传来。由于是老式住房,房屋本身并不太隔声,以至于有一点动静,有时就能将我给惊醒。醒来后,我发现女儿的眼睛也 ...
失恋后,我便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任父母在外面怎样叫我,伤心的我就是不想面对他们。在我看来,爱情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我还拥有什么?不如死掉算了。一旦有了这个念头,我便开始想着以怎样的方式离开这个尘世。我不希望自己死得太难看,这样不仅会让自己不舒服,还会吓着别人。于是,我便偷着出去买安眠药 ...
进入大四,课业大多结束,时间闲散了很多,寝友几乎都有了自己的秘密。傍晚,经常有一辆黑色沃尔沃把朵拉悄悄接走偶尔还彻夜不归,乔芷音则旁若无人地晃动着白金项链一脸掩饰不住的幸福煲电话粥,连乖乖女苗贝贝都这卡那卡的一大堆,时不时玩个蒸发。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如此宠爱她们的几个男人尽管属钻石级,但没有一 ...
朋友不无遗憾地说:梨花虽然很美,但是花开的时候却没有香味。说这话的时候,我们正行走在尹庄清雅的小街上。两侧刚刚涂好的文化墙散发着浓郁的素朴气息,仿佛置身于清幽的远古。我的手在灰色的墙面上摩挲,捕捉着颜料下方砖生硬的棱角。我反问:为什么一定要香呢?朋友疑惑地望我一眼。只须臾,便朗声大笑:对呀,为什 ...
我的眼睛高度近视,不戴眼镜看什么东西都模糊。去年,我在一家武馆任教练,有天晚上,我刚洗好头发,总教练叫我立刻到他那里去,我来不及上楼去戴眼镜,就匆匆赶过去。到总教练住的地方要经过一个两头通透的长廊,因周围没人,我快速小跑着,突然前面出现一个黑影,差点撞上。也看不清是谁,只觉得他披着床单,蒙着头, ...
工作才一年多,到我家来说媒的就踢破了门坎,许是玩心还太重,基本是见一个吹一个,这可急坏了老妈,她一个劲地敲耳边鼓:什么女孩子不能太挑剔啊,什么外貌、家底都不重要,男孩子本分老实才可靠……一天,一个远房亲戚捎来话,说她认识一个刚复员回来的小伙,人挺老实,父母也都通情达理,全家吃商品粮,又在县城住。 ...
秦文给老母亲办丧事时留下个绰号——秦老抠儿。那天,老秦接到老家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大弟弟铁栓儿急切的声音:“大哥,快回来,娘不行了!”不等老秦问明情况,那头就挂断了。放下电话老秦直犯嘀咕,刚把老母亲送回老家。住在一起时,老秦和老伴儿,可着劲儿的变着花样的,为母亲做好吃的。母亲的嗅觉似乎失灵了,就 ...
9岁那年搬了新家,屋后有条渠,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一次放水在春末,一次放水在秋后。每当放水时节,渠边便围了许多看热闹的孩子们,当然我也不例外。赶上第一天放水,我们便追随着水头欢笑奔跑,看到渠里带着黄泥土的水逐渐把石头淹没,或者看到谁家扔掉的小鸡小鸭子、糖纸蒜头西瓜皮、破衣烂衫旧鞋子,统统 ...
1966年6月,参军3年的俺回家探亲。5天后,堂妹要给俺介绍对象,征得父母的同意,第二天堂妹便领着俺到女方的村子外去了。为啥相亲地点选在村外?因为那时候人们思想比较保守,脸子热,怕人看,所以越保密越好。“文革”中干什么事情以前都要先来一段毛主席语录,这样才表示这个人思想先进,对领袖忠诚。何况我还是 ...
曾经,因为过分挑剔,而且期待较高,我对自己的另一半可以说是千挑万选,也因此经历了无数次相亲。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军校毕业的军官,小伙子帅气、健谈,一见面都同意交往。过了一阵子,我觉得他的身高也就刚一米七,还有他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想想自己刚20出头,后面更优秀的多得是,我还是 ...
大学毕业后,女儿在北京漂了两三年,因为居无定所,工作也不稳定,始终没有谈对象,一晃就觉年纪大了,所以回到家中,我们给她布置的第一要务就是相亲。看得出,女儿是不愿意像走马灯一样去相亲的,但她因为孝顺又不想违逆我们的意思,每一次都会硬着头皮前往。不过这样的相亲经历了许多次,最后还是没有碰到合适的。每 ...
母亲说,她小时候住在乡下的四合院里,同院子里住的还有母亲的二叔和三叔两家子。院子里有棵老枣树,到底有多老,外婆也不知道它的树龄。枣树很粗,一个大人双臂环绕不过来,树高过了屋顶一大截,以至于找不到那么长的杆子来打枣。枣红了的时候,二叔和三叔就爬上枣树去摘枣,等摘够了,他俩踩着树枝晃几下,熟透了的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