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美文 情感文章 散文随笔 生活随笔 心情日记 现代诗歌 古词风韵 爱情故事 语录名句 微小说 影评 杂文 佳句
×取消主题

一谷补一脏 中医告诉你五谷怎样吃最养生

发表时间:2018-07-16用户:molongju阅读:833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果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一、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大米,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滋阴润肺、除烦渴的作用。古代的养生家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推荐食谱】
核桃枸杞大米粥
材料:大米80克(1/2杯)、核桃10克、枸杞2克
做法:
1.锅内放约1000ml水,大火烧至水似开非开。
2.大米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一点食用油和食盐。
3.大火煮开,转中小火熬制约20分钟。
4.核桃用刀切成小碎块,放入锅中,煮约10分钟至锅开。
5.枸杞用清水洗净。
6.将洗净的枸杞放入锅中,继续煮约10分钟。
7.煮粥的期间要间隔一段时间,就用小勺把粥搅拌一下。
8.直到将粥煮熟,至汤汁剩下一半浓稠为止。
 
 
二、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的人食用,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小编推荐:吃点大豆有助降血压。
 
【推荐食谱】
黑豆枸杞粥
材料: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红枣5~10个、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
做法:上述配料加水适量,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烂熟,即可取汤饮用,每日早、晚饮用,每次2~3杯为宜,可长期饮用。
 
三、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煮小米粥时,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粘稠物,也就是粥油。粥油具有保护胃粘膜、补益脾胃的功效,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煮小米粥时,新米的补益效果比陈米好。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推荐食谱】
小米南瓜粥
食材:小米100g、南瓜300g
做法:
1、南瓜去皮切块,小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0分钟;
2、准备半瓶开水,倒入电饭锅中,下小米煮30分钟;煮小米时,用搅拌机将南瓜打成泥;
3、30分钟后,加入南瓜同煮,继续煮15分钟左右即可,中间要时时搅一搅,避免粘锅。
 
 
四、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推荐食谱】
小麦红枣粥
原料:小麦100克,大枣10枚,糯米100克,饴糖(麦芽糖)100克。
做法:小麦、大枣、糯米加水煮2小时,放入饴糖即可。
 
 
五、高粱重养肝。
高粱和大豆都属于杂粮,但却是五谷里不可缺的配角,高粱具有养肝益胃、收敛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患有慢性腹泻的人,持续吃一段时间后,会有良好的功效。
人类饮食,每天都在与五谷杂粮打交道,不仅为了果腹,还需要吸收其中的营养来维持身体运作,更重要的是,吃对五谷更对五脏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中医揭示,五谷补五脏,美味更养生。
在中医的观点中,五谷所入的五脏不同,各有侧重。所以在饮食上,也各有侧重。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推荐食谱】
山楂高粱米粥
山楂干20克,高粱米50克
1.山楂干用水洗净,浸泡10分钟。
2.高粱米,洗净备用。
3.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泡好的山楂干。
4.煮开后,放入高粱米开始煮。
5.大火煮15分钟,换小火接着煮。
6.大约煮20分钟,把高粱米煮软即可食用。
 身体要健康,体内先健康;如果把肠胃问题比喻为一个受伤的伤口,要让伤口恢复,首先得清理干净伤口的垃圾,再包扎,伤口才可以快速康复,不会感染。巨福堂肠胃神呵护肠胃的原理就是基于清洁和调理体内的垃圾,让身体健康。
主要功能:
1:抗氧化,清除体内毒素。
2:调节消化系统的PH值,平衡身体酸碱度,修复细胞。
3:调节肠胃道功能,帮助小肠营养吸收,帮助大便的排毒功能。
4:杀灭幽门螺杆菌,修复胃黏膜,预防胃病、胃溃疡 胃癌;提升人体免疫力。
  +V    DWL1199了解更多关于肠胃神。

 
分享到: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友善发言,匿名评论无需登录)
还可以输入:400 个字符
评论列表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文字站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最温暖的文字记录站 ─ 文字站!文学交流群: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14019085号 Copyright © 2015 文字站 www.wenzizhan.com 版权所有
分享
导航